醫院資訊

您的位置: 首頁 醫院資訊科室動態詳細

我院在中珠江地區率先開展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福音

發布時間:2022-03-24 08:51 本文來源: 醫院管理員

我院成功開展中珠江地區首例全植入式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治療難治性癌痛。該手術的成功開展,為晚期難治性癌痛及各種頑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了治療的新選擇。


該患者惡性腫瘤在骨骼、腹腔多發轉移,每活動一下都是無法忍受的劇痛,每天睜開眼閉上眼她想的都是“怎么才能不痛?”。經多方打聽介紹,家人帶她來疼痛科就診,當時VAS評分達10分(視覺模擬評分法,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疼痛),口服止痛藥物計量換算為嗎啡超過1000mg/天,夜間仍有爆發性疼痛發作。

繼續往上加止痛藥量?還是夜夜煎熬?要知道這樣的藥量他已經精神不佳,而且副作用很大。經過一系列嚴謹的術前檢查,疼痛醫學科團隊詳細分析病情,認為患者當前癌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口服止痛藥物效果欠佳,且未有重要臟器轉移,生存期相對較長,建議應用全植入式鞘內藥物輸注系統鞘內鎮痛(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 IDDS)。

用最少的藥量達到最好的止痛效果,患者一家人全身心信任并同意手術方案。

經過前期準備了三天,疼痛科蘇圣賢醫生為患者進行了手術,手術要置管到蛛網膜下腔,稍有不慎會造成脊髓損傷或者腦脊液漏,經過兩個小時,順利完成手術。

術后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口服用藥已經減半,每日嗎啡劑量應用3-4mg,有望通過一段時間的調試,讓患者可以停止使用口服用藥。


全植入式鞘內藥物輸注系統

全植入式鞘內藥物輸注系統(嗎啡泵)被譽為是治療疼痛的第四階梯療法之一,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治療頑固性疼痛的終極辦法。

對比傳統癌痛三階梯治療,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具有以下優勢:

高效鎮痛。鞘內用藥是把阿片類藥物直接送入到蛛網膜下腔,作用于脊髓相應的位點,阻斷或抑制疼痛信號的傳導,鎮痛藥物的用量較傳統用藥方式顯著降低,鎮痛質量顯著提升。

鎮痛藥用量及副反應少。同樣的鎮痛效果,蛛網膜下腔用藥量僅為靜脈用藥的1/100,口服藥量的1/300,大大降低了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毒副作用,減少了全身藥物治療的相關風險,也使阿片類用藥依賴性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長時程鎮痛效應。新式的鞘內藥物輸注系統可以通過患者自身的需求遙控調整鎮痛的效果。程序控制的持續性輸注,相當于在患者體內搭建全天候輸入止痛藥的高速公路,產生長時間鎮痛效應。

降低整體醫療費用。與需求量較大的口服、靜脈、肌注傳統給藥方式相比,鞘內藥物輸注系統給藥量大大減少,可使患者整體用藥成本降低。每次加藥時間間隔3-6個月,每次僅需幾百元。

突破性的疼痛患者管理新模式,可體外程控、靈活和個性化的給藥模式、強大的數據儲存功能且易跟蹤隨訪。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我院在中珠江地區率先開展鞘內藥物輸注系統植入術,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福音